《生物技术》
一、引言
现今,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继信息技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是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点,我国已将生物技术产业列入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1]。然而,生物技术及其催生的新兴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生物技术拔尖人才。《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指出,发展生物技术迫切需要培育创新型生物技术人才,迫切需要大力推进生物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是以培养科研人才为主的重要教育环节,是学术型研究生的主要来源[2]。2012年汕头大学生物系根据近年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招生和就业情况,以及校友和同行调研,有75%以上的校友和同行认为本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最好的发展方向是考研和出国深造,人才培养应以科研型为主。结合当今社会对生物技术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汕头大学生物系确定生物技术专业应主要培养研究创新型人才。鉴于此,在汕头大学基于学习结果的“先进本科教育”理念[3]和相关政策支持下,自2012年起重新审视了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了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一)生物技术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的特质
社会责任感指的是社会成员对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深刻认知、情感认同和积极践行。创新型人才指的是在知识、能力、精神、意识等多个方面都具有创新性,可以经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获取创新成果,为行业、社会的发展做出创新贡献的人[4]。创新是要通过实践体现的,尤其是对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生物技术学科,创新与实践密不可分。因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优秀人才”[5]。而良好职业操守虽然是每个从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但对于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更需要拔尖创新型人才,坚决反对有违科学精神和伦理道德的所谓的科学研究与生物技术应用,只有这样,生物技术的创新成果才具有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因此,社会责任心和良好职业操守是生物技术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特质,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勇气,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生物技术拔尖创新人才应特别注重的三大能力。
(二)生物技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传统的生物科技人才的培养一般采用“理论课+实验课”的培养模式。理论课教学主要以“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实验教学中主要以“照葫芦画瓢式”验证性实验为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习惯于借鉴和模仿,而不善于质疑和提出问题,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的培养,更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对本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牢牢把握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特质,构建以专业课为基础,“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为目的的教学体系。根据生物技术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的特质和培养目标,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构建了由通识教育(含思维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创新能力教育、素质能力拓展四部分组成的新的课程体系。
1.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中,除了学校统一要求的公共必修课程和共同核心课程外,还开设了《走向海洋》《水污染处理》两门公益课程,这两门课融学习与社会公益服务为一体,促进了课堂知识学习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从而鼓励学生主动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修订
(1)构建新型理论课教学体系。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生物知识与技术老化速度加快,10年前的前沿已变成当今的基础。因此,在注重构建厚实的专业基础上,加强创新。通过课程的整合,把老的专业基础课合并成《生物学总论》,着重强调生物学思想与方法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弱化具体知识点的讲解。减少了一些必修课的学分,逐渐有序地淘汰了一些边缘化的选修课,精炼授课内容,避免内容的重复。同时为大一新生增设了《生命科学思想与方法》和《生命科学前沿进展》课程,前者围绕进化论与还原论这两个中心思想,从不同视角与层面反思人类在探索生命世界过程中的经验,后者将生命科学的前沿进展系统性地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尽早了解本专业并产生学习兴趣。又如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基因组学与后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专业主要课程调整为专业提升课,并作为规定必修学分的选修课,以满足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开设了12门选修课供学生至少选修6门。这既满足了学生兴趣、发展的差异性,又保持了专业课内容的完整性。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校讲学,仅2018年,就有45名专家来校进行学术报告,为学生提供大量科研讲座,让学生尽早接触学科研究前沿。同时将必修学分从165分减少到155.5分。既淘汰了一些陈旧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有更多空间开展创新实验,准备考研、出国等自主学习,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